9月7日,广东省养鸽龙头企业组成考察团来到伽师了解当地鸽子养殖生产情况,分享养殖经验,寻求合作空间。
是什么,把广东最强肉鸽养殖团都吸引过来,让石岐乳鸽养殖大户都想来投资设养殖场呢?今天,我们跟随几位广东养鸽龙头企业的脚步,一起来看看伽师乃至喀什地区鸽子养殖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考察团率先来到伽师县故乡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参观。该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以棚养形式生产,养殖的主要是最受当地人欢迎的塔里木鸽,现存栏鸽950对,年出栏鸽子1.5万羽。鸽子专供给合作社开设的鸽子汤店,年产值可达22.5万。
伽师有着良好的农作物生产条件,养鸽饲料也用得讲究,用葵瓜子、鹰嘴豆,小麦,玉米等谷物饲料喂养出来的塔里木鸽肉质结实无腥膻味,备受考察团关注。
在伽师县丰羽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考察团仔细询问了生产情况。该合作社以笼养自繁销售为主,固定4人负责监督生产,1500平方米的鸽舍年出栏鸽子近5万羽,产值135万,纯收入67.5万。“这个规模、产量在喀什地区来说算是很好了。” 深圳市天翔达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金宝认为。
喀什地区养殖鸽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鸽子是维族百姓的主餐肉食之一,年均消费水平达3000多万只。“南疆地区食用乳鸽传统由来已久,这两天我们也了解过喀什地区的市场,对食用肉鸽的需求很大。”赵金宝说。
中山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的鸽子此前一直供港澳市场,近年也逐渐主攻内地。 “如果要在这里设养殖场,主要考虑外销到中亚国家,肉鸽在那边有市场。”
伽师县丰羽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工人正在查看鸽子情况
新疆地区的鸽子以外地输入为主,而喀什地区背靠的中西亚国家食物供给水平低,更是潜在的鸽子消费大市场。张敏强认为,在“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下,肉鸽养殖业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据统计,喀什地区养殖鸽95%以上为农户散养,每户饲养20-100只左右;现有20家合作社(含公司),年产肉鸽约120万只,市场肉鸽供给量相比市场需求严重偏低。以伽师县故乡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传统养殖户,在喀什地区占大多数,这种棚养形式条件简陋,管理粗放,难以形成大规模产量。
伽师县故乡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棚养模式
“棚养对于养殖户来说是方便,但是这样的养殖方式不够科学规范,产量很难提升。”赵金宝认为,引入广东先进的肉鸽养殖生产管理模式和营销模式,可以为当地肉鸽养殖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笼养种鸽
而代表伽师县肉鸽养殖较高水平的丰羽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存在种鸽利用率及产崽率低的问题。“一对种鸽在这里年产18-20只乳鸽已经算高产;但是在我们中山的场里,一对种鸽年产23-26只乳鸽都是没问题的。”
考察团成员正在了解鸽子出栏情况
有市场,缺产量,这是喀什地区肉鸽养殖业面临的发展现状。正是看准了肉鸽养殖业的高经济效益,了解到养鸽合作社对于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的需求,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特别安排了这一次考察活动,期望能为当地合作社带来发展机遇,实现养鸽扶贫。
接下来,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将积极谋划发展喀什地区肉鸽养殖产业,整合资源,通过拓展产业链、结合当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等方式,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养鸽同步发展,以产业促就业推动精准脱贫。